▶
一家家书店在城市中开辟出自己的小天地,书店本身也成为了当地风景的一部分。游走于书店之间,亦可阅读城市的文化。
“书店城市之旅”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加油!
书店”第九季主题项目之一,选择活动书店周边的文化景点,策划城市游览路线,先容推举文化地标,让读者在旅程中体验城市特色文化,感想熏染当地人文风情。
广西师大出版社所在的桂林以其奇丽的山水风光有名于世,向来有“山水甲天下”的美称。历史上,作为中原通向岭南的主要路口,桂林长期是广西的文化中央,拥有深厚的人文秘闻。
从唐宋碑刻到明清城池,从抗战旧址到当代书店,桂林文脉代代传承,始终充满活力。将目光投向山水间的文化胜地,从这里开启你的城市之旅。
路线方案
桂海碑林-訾洲公园-众目书房-刀锋书店-逍遥楼-东西巷-靖江王城-抗战文化城旧址
交情提示
全程间隔约4000米(不含景区游览)
推举总嬉戏韶光为一天
可选择步辇儿或骑行游览
景点开放韶光以实际情形为准
S
N
◀
一、桂海碑林
▶
桂林是全国石刻最多的城市,堪称“诸山无一处无摩崖”,而桂林石刻中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由龙隐洞、龙隐岩组成的桂海碑林。桂海碑林有唐至民国石刻两百余件,一段段历史被刻入岩壁之中,呈现给千百年后的游人。
龙隐岩正中的《元佑党籍碑》为碑刻珍品之一,记录了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的一次党派斗争。该碑文曾被宋徽宗敕令销毁,此块石碑为南宋年间根据拓本重刻,具有主要的历史代价。
桂海碑林博物馆立足于桂海碑林建立,馆中碑阁“拓园”集中陈设了桂林市迁移或复制的散碑,个中不乏珍品,包括李渤的《南溪山诗并序》、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米芾的《自画像》等。
桂海碑林秉承传承中发展的理念,保护桂林石碑并进行数据化采集事情,以各种办法鼓吹石刻文化。2023年,桂海碑林博物馆曾与广西师大出版社互助,于龙隐岩举办首场山水阅读·风雅中国文化沙龙。
桂海碑林博物馆
地址:桂林市龙隐路1号(七星景区内)
开放韶光:09:00-17:00
S
N
◀
二、訾洲公园
▶
訾洲位于漓江东岸水滨,碧水环抱,群山簇拥,是漓江上最著名的一座洲岛。訾洲赏景的历史悠久,唐代桂州刺史裴行立在岛上始建园林,文学家柳宗元曾应邀登洲游览,做名篇《訾洲亭记》,描述了桂林的奇丽景致。
訾洲与象山隔江相望,在江边不雅观景台可避开人潮,清闲欣赏巨象身姿,訾洲因此被称为“千年不雅观象地”。象鼻山山如其名,犹如一头舒卷长鼻、畅饮清流的巨象,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圆洞望之如明月浮水,被称为水月洞。
“象山水月”是象鼻山的一大奇不雅观,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天上、洞中、水底的月亮相映成趣。宋代蓟北处士有诗云: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早春,訾洲公园固定举办郁金喷鼻香花展,万紫千红的花朵吸引无数游人前来不雅观赏。深秋,枫叶和银杏成了这里的主角,红黄秋叶在翠色等分外艳丽,铸就“訾洲红叶桂林秋”的胜景。
烟雨时节,江雾泛起,将山水渲染成一幅泼墨画卷,訾州也被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訾洲烟雨”是著名的桂林八景之一。平日里,市民们也会来到訾洲公园的草坪上休闲放松,尽情享受空隙。
訾洲公园
地址:桂林市七星区穿山路8号
开放韶光:09:00-17:00
S
N
◀
三、众目书房
▶
众目书房历史悠久,前身文艺书店创于1994年,租书起身,是桂林最早的本土书店之一。2016年,书店迁至桂林翊武路更名为“众目”,以“平凡溫情,尊人惜物”为经营理念,转型为独立特色书店。
店内桌椅是店主各处寻来和书友所赠的各式老家具,实用温馨,别具一格。店内藏书以有名出版社的名祖传统文化和人文社科类为重点。
众目读书会很特殊,皆为书友选题并主持,宗旨是“分享互换,尊重原谅”,让每位书友都能参与和分享,至今已办800余场。
2022年8月,新众目入驻穿山路繁花里,打造独具匠心的众目生活文化空间,把精良文化融入书店的日常生活,还有两只玳瑁和一只加菲驻店,猫猫们各司其职。
书房供应桂林本地特色饮品茶点和预约炭火素食、园地利用、研学体验、住在书店等多种沉浸式新体验。
众目书房
地址:桂林市穿山路6号兴进繁花里1栋2层
业务韶光:10:30-21:30
S
N
◀
四、刀锋书店
▶
刀锋书店坐落于绿树成荫的滨江路,自2005年创立以来已经走过19年光阴,是桂林老牌的独立书店,店名来自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刀锋》,无声传达着书店的文化理念。
刀锋书店图书品类丰富,文学、历史、社科、艺术无所不有,店内还有大量推广桂林文化的书本,能让读者更多地理解当地。
在图书外,刀锋书店还经营正版唱片、本地非遗文创、艺术家作品,并不定期组织读书会等活动。店内的文雅环境和特色集章,也让书店成为了拍照打卡的好选择。
近20年间,无数读者在刀锋书店留下了宝贵的回顾,书店也成为了滨江路不可替代的文化地标。2024年6月,突如其来的的大水让刀锋书店受损严重,但书店没有因此放弃对文化的坚持。清理重修后,刀锋书店再次开业.
目前,店内正举办“方舟操持”艺术展览,艺术家们以各种办法将大水中受损的图书变为艺术品,见证灾害后的新生。
刀锋书店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滨江路18号
业务韶光:10:30-22:00
S
N
◀
五、逍遥楼-东西巷
▶
逍遥楼始建于唐代,为桂州大总管李靖建筑的桂州城东城楼,上置颜真卿所书石碑一方。逍遥楼因庄子著作《逍遥游》得名,登楼可眺望漓水诸峰,是文人雅士登楼赏景、题诗作画的绝佳场所。
千百年间,逍遥楼历经风雨,屡毁屡建,终极在抗战期间毁于战火。重修后的逍遥楼位于解放桥头,楼里陈设的历代建筑模型讲述着过往,可效仿昔日绅士登楼一不雅观,欣赏城中青山绿水。
紧邻逍遥楼的东西巷由东巷、江南巷、兰井巷几条街巷构成,早在明清时期就盛极一时。改建后的东西巷还原了清末民初的古建筑风貌,是一片集文化、旅游、美食、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街区。
川流不息的人群让这里显得颇为繁盛热闹繁荣,但餐饮店和纪念品店间依然可以看到古代商馆和名人故居的先容,如龙氏故居、马启邦故居、广东会馆、熊同和药号等,夜间亮起的灯笼更给巷子增长了几分传统风情。
逍遥楼
地址:桂林市秀峰区江南巷2号
开放韶光:8:30-20:30
东西巷
地址:桂林市秀峰区解放东路18号
开放韶光:00:00-24:00
S
N
◀
六、靖江王城
▶
穿过条石堆砌的城墙,靖江王城明黄色的大门在蓝天下分外显眼。靖江王城始建于六百年前的明朝,为明太祖朱元璋为侄孙朱守谦建筑的藩王城池,见证了桂林自明代以来发展的历史。
今日王城中多为重修的民国风格建筑,仅有部分台基石栏为明代原物,供游人参不雅观。王城中的承运殿曾是王爷办理政务的地方,现为靖江王城博物馆,展示着靖江王城与全体桂林的变迁。
王城内的独秀峰同样是桂林的标志性景点,于平地突兀而起,有“南天一柱”的美称,“独秀”之名来自南朝文学家颜延之的诗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独秀峰景致清丽宜人,山顶可欣赏桂林市区全景,峰壁石刻星罗棋布,个中最为著名确当属宋代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颜延之任始安郡太守其间,常在独秀峰岩洞中读书写诗,首创岭南地区儒学之风,今有景点“读书岩”留存。清代,靖江王城被设为广西贡院,共走出了五百多位进士,四位状元,王城端礼门上悬有“三元及第”的牌匾。本日,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城校区设于靖江王城中,延续着桂林文脉。
靖江王城
地址:桂林市秀峰区王城路1号
开放韶光:冬季08:00-18:00;夏季07:30-18:30
S
N
◀
七、抗战文化城旧址
▶
抗日战役期间,全国各地大批文化人士与文化机构迁至桂林避难,在1938年至1944年六年韶光里,桂林扮演了中国抗战文化中央的角色。
六年间,到桂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文化界人士包括郭沫若、茅盾、巴金、田汉、夏衍、欧阳予倩、徐悲鸿等,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等均在桂林设立分店。
据统计,抗战期间的桂林有报纸十多种,书店和出版社两百多家,刊物两百多种,带动了桂林地区的文化风潮。
生活书店于1932年由邹韬奋在上海创办。抗战爆发后,生活书店内迁重庆,1938年,生活书店桂林分店成立。生活书店主要出版社科读物、抗日救亡读物和文艺作品,是当时西南地区最主要的出版机构之一。
1941年,生活书店桂林分店被封闭。在中山中路的人行天桥旁,立有“抗战期间生活书店桂林分店旧址”的纪念碑,纪念这家为鼓吹进步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书店。
《救亡日报》是抗战期间的一份主要报纸, 1937年在上海创刊,几度停刊后于1939年在桂林复刊,由夏衍担当总编辑。《救亡日报》环绕坚持抗战、联络进步积极开展宣扬,成为当时抗战大后方的舆论阵地之一,其旧址在太平路保存完全。
解放西路上的广西省立艺术馆是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标志性建筑,于1943年落成。1944年,欧阳予倩、田汉等有名艺术家发起的“西南剧展”轰动一时。2024年是西南剧展举办八十周年,本日,广西省立艺术馆仍在利用中,戏院的传奇故事还在连续。
生活书店旧址
地址:桂林市秀峰区中山中路与三多路交叉口
救亡日报社旧址
地址:桂林市秀峰区太平路4号
开放韶光:09:00-17:00
广西省立艺术馆
地址:桂林市秀峰区解放西路15号
开放韶光:09:00-18:00
◀
结语
▶
“阅读,在山水之间”,不雅观摩岩壁上的碑刻,远眺江水中的巨象,在书店里探求最爱的一本,探寻城区百年变革的过程,或许你会对桂林这座城市有更多的理解。而她的俏丽,还不止于此。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光,带上眼睛与心灵,踏出漫游的第一步,从身边到远方,我们会遇见更多风景。 ◀ END ▶
项目总辅导:黄毓
项目辅导:陈子锋、张海宏
项目统筹:黎金飞、廖茹画、孙安
项目策划、实行:廖茹画及项目组
项目组:吴海姣、谢萍、劳新丹、谢慧君
项目演习生:蒙若妤、毕瑞嘉、蒋海珠、马子千
宣扬:余向丽、李显杨、秦念
项目设计:李琴、牙云龙
编辑:蒙若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