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京津冀地区遭遇了140年一遇的强降雨冲击,丰沙铁路及沿线突发险情,接到紧急抢险调集令后,他未曾有丝毫犹豫,毅然奔赴抢险现场,始终坚守在一线指挥折衷,助力丰沙铁路规复通畅。
他常说:“冲在最前、守到末了,是我义不容辞的任务!

01

闻令而动 星夜驰援

“突降暴雨,丰沙铁路沿线创造汛情,要求增援!
”接到电话的周冉立即赶赴丰沙铁路。
大雨滂沱,电闪雷鸣,周冉带领60余人组成第一抢险接济队,从丰沙铁路三家店站乘坐轨道车前往抢险地点。

向险而行冲锋在前丨我们的2024我们是开路先锋

7月30日21点,当轨道车到达斜河涧站时,前方300米处发生滑坡和坍塌,路基被冲毁,抢险职员只能徒步辇儿进。
此时,大雨未停,照明不敷,泥地湿滑,无处下脚,随时有二次滑坡的危险……这些困难丝毫没有阻挡周冉和他带领的第一抢险队,他们迎难而上、向险而行,率先到达第一个抢险点,全力投入到丰沙铁路的抢险任务中。

为了尽快排查险情,提前谋划下一步抢险方案,周冉逐日都要徒步辇儿进8至10公里。
下过雨的山区,闷热潮湿。
周冉的汗水一遍各处浸透衣裤,雨水、汗水、泥水都已混在一起,但他依然脚踩泥泞,连续奋战在抢险第一线,只为早日抢通受损线路。

02

多措并举 争分夺秒

为加快抢险进度,周冉带领抢险队员合理优化施工组织,成立了8个线路清理小组,每组配备2至4台挖掘机或铲车,承担了约12公里、包含5个隧道的线路清理事情。

丰沙铁路3号、4号隧道之间一处路基冲毁、枕木悬空,他与现场专家一道负责研讨抢修方案和安全保障方法,确定资源配置操持,并对作业职员进行详细交底,确保第一韶光规复。

“大家再加把劲,争取天亮前把7号隧道抢出来!
”凌晨四点,周冉一边指挥抢险一边给大家鼓劲。
上行线7号隧道口外堆积了大量山上冲下来的碎石。
60余名抢险职员持续作战,4台挖掘机、1台铲车不间断作业,以最快韶光完成清理事情。

“不仅要抢通线路,更要武断担保施工安全。
”为戒备山体落石等次生磨难,他哀求现场作业职员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方法,所有作业职员不靠近易塌方作业面,不在山坡角与隧道内安歇,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开展抢险事情。

03

党旗飘扬 存心守护

抢险现场,在周冉的带领下,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他们冲锋在前,大胆奋战,守护公民群众生命安全。

险情发生时,丰沙铁路上还有大量滞留乘客亟待转移。
为了保障乘客转移通道的安全畅通,周冉和队员们针对路基受雨水冲刷导致轨枕悬空的险情,果断采取枕木垛加固、枕木上铺设木板的办法,搭建过人通道,保障滞留乘客顺利通过。

“钢轨下面完备是悬空状态,间隔地面将近30米,向下看去让人不寒而栗”,周冉一边说一边指挥机器和工人一层层地摞高枕木垛。
0.5米、1米、1.5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枕木垛以肉眼可见的速率“变高”。
整整5个小时,枕木垛“托”起了线路,为滞留的乘客们搭起了一条生命通道。

当乘客有序通过时,抢险队员们站在轨道内侧,背靠坍塌路基,间隔1米一字排开,为搭客留出了一道“守护之路”,筑起一道爱心“人墙”。
队员们有的帮忙搀扶、搬运行李,有的举动手电、勾引有序高下车,确保转移乘客的安全万无一失。
历经3个小时,先后三批搭客经由爱心“人墙”,全部踏上转运列车。

大水无情,人间有爱。
面对灾情,周冉和同事们向险而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义务,诠释任务与担当。

原标题:《向险而行,冲锋在前丨我们的2024,我们是开路先锋》

阅读原文

来源:中国中铁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