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艺术作品的面貌与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学艺脉络息息相关,作品中呈现出的气韵和质感每每是艺术家生命实质和内心天下的真实写照。

  画家温骧1953年生于书喷鼻香世家,自幼喜好字画,在其艺术道路的发展进程中,他既始终如一地学习中国画,又对工艺美术领域进行探索研习,学艺背景极为丰富且转益多师。
在中国画领域他博采众长,青年期间于故宫临摹古画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临摹履历,加深了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80年代以来跟随当代山水画名家近间隔学习的过程,使其进一步在山水画领域集古纳今。
此外,他还负笈东渡,结识东山魁夷、平山郁夫、加山又造等日本著名画家,东瀛漆画的制作工艺和日式绘画的装饰风格为他的漆画与中国画创作带来了启示。
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温骧的作品面貌集众家之所长,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多年的见习与体悟匆匆使他将对自然的凝思转化为内在心性的独特体验,从而落笔于对文人气韵的抒发。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温骧以水墨和大漆为媒介创作的作品七十余幅,既包含画家从前效法古人的临摹之作,也包含其赴日研修期间的部分作品,还有近些年来将“师造化”转化为“得心源”的山水佳作。
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直不雅观感想熏染艺术家个体风格的不断变革、领悟与创新,更能体察到画家在山水画的内在肌理中寄托着心与自然和谐共舞的丰沛情愫。

展讯|墨语漆言心画温骧的艺术世界

  作为国家级综合艺术展示平台,国家大剧院自建院之初便致力于弘扬和传播中华精良传统文化。
愿不雅观众在这暖风微醺的夏日时节步入展厅,通过欣赏艺术家作品丰富的面貌,感想熏染蕴于个中的意趣与文心。

  祝温骧师长西席艺术之树常青!

国家大剧院院长 王宁

2024年6月

墨语漆言皆心画

  作为一名艺术家,温骧是幸运的。
他无论是效法古人,还是效法今人,所遇皆名师。
他青年期间曾经在故宫临摹古画长达五年,遍临古代经典藏品,尤爱宋元诸家,最喜“元四家”。
效法古人的同时,他又先后师从方成、郭传璋、亚明、张步、何海霞等师长西席学习绘画,师从戴良甫、富察庄净师长西席学习书法,又得钱容之、徐邦达、启功等师长西席辅导。
他与古为徒,转益多师,不仅打下踏实的笔墨功底,而且对中国画传统以及艺术实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向古人与前辈学习的同时,温骧更看重效法造化。
16岁的他作为知青在黑龙江培植兵团烧砖、伐木、放排。
东北八年半,温骧深切地感想熏染到大自然的美好与活气,艰巨的劳作丝毫没有影响他领悟自然之美与造化之奇,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之广袤以及云卷云舒之奇幻令他沉醉。
东北的云特殊的低,林中云,江边云,彷佛触手可及。
云雾弥漫,云海蒸腾,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温骧从缥缈无定的云烟中感想熏染大自然美妙的节奏与韵律,领悟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
温骧非常喜好表现云烟。
在古代,云烟代指山水,山水画家自称“耕烟人”,画中多水墨氤氲,烟云环抱。
中国画家表现云烟,并非是对云烟雾霭的写实,而是对气韵生动的追求。
在谢赫的“六法”中,气韵生动位居第一。
六法是中国画艺术的最高原则,也是中国绘画美学的根本法则,重“气韵”是其核心。
温骧对此领悟深彻,他说:“‘气韵’是中国画的紧张问题,只有崇高灵魂的再现,才能做到气韵生动。
‘气韵’便是司空图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骚’;便是严羽说的‘如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温骧强调“气韵”是崇高灵魂的再现,因此,他在熬炼笔墨技法的同时,更看重精神的修炼。
清代方薰说:“云霞荡胸襟,花竹怡脾气。
”温骧通过山水和花鸟画创作,荡涤胸襟,怡悦脾气。
他认同“画如其人”“书如其人”的不雅观点,追求人品与画品的高度统一,通过绘画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追问人生的意义。

  在水墨写心的同时,温骧探索以漆画畅神。
如果说水墨画创作是他向传统致敬、追求古意的办法,那么,漆画创作则是他打破传统、追求新意的手段。
当然,他的漆画创作不是凭空而来的。
1993年,温骧从日本归国后,他先后创办了家具厂、象牙雕刻厂、玉器厂、漆画工艺事情室与装饰公司,开始长达30余年的“大美术”实践与研究。
他先后以传统磨漆工艺组织创作了《神山圣湖》等大型壁画作品。
他被大漆明丽的色彩、柔和的油性特质所吸引,并思考如何将之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实践之中。
1999年至2001年,温骧开始创作写意漆画。
他将传统磨漆画之“磨”,改为水墨画之“写”,削弱制作性,强化书写性,创造一种独特的写意漆画。
2023年,温骧重拾漆画艺术,更加看重主不雅观情绪的表达,手腕更为自由纵放,画面清新隽永,空灵超逸。

  艺术与人生互为表里,艺术反响人生,滋养人生,升华人生。
温骧曾说:“我的生命进程,是跟艺术领悟在一起的。
”的确,他的人生和艺术难解难分,融为一体。
无论是水墨抒怀,还是漆画写意,都是他的心灵之画,灵魂之诗,是他对人间间最真切的倾诉,最深情的告白。
这位温厚而诚挚的艺术家,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才情和功力,更是他的思想境界。
已过古稀之年的温骧恬淡平和,渐入不忧不惧之境。
他一落笔,神融笔畅,神和气朗。
可谓墨语漆言皆心画,心画蕴诗情,平淡得天真。

策展人 裔萼

2024年6月

伊豆月夜 纸本设色 89x87cm 1992年

听涛山峰图 纸本设色 248×1032cm 2015年

江山无尽意 深谷乐安居 纸本设色 193x503cm 2022年

边城 纸本设色 124x248cm 2023年

墨荷秋韵 纸本设色 115×248cm 2019年

气 漆画 90x90cm 2001年

神农架印象 漆画 90x90cm 2001年

夕阳的九华佛光 漆画 60x80cm 2024年

雪霁 漆画 90x90cm 2024年

山居偈四季屏 漆画 120x40cmx4 2024年

温骧

温骧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

北京市政协第十届委员

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特邀委员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六至十届理事会理事

中华外洋联谊会第一届至五届理事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

1953年出生于北京。
祖籍河北,书喷鼻香门第,受母亲影响,自幼喜好绘画并随母亲学习古文、写诗填词。
1979年起在故宫博物院临摹宋元明清绘画数年,同时研习历代工艺美术作品。
先后师从著名画家方成、郭传璋、张步等前辈,也曾得到过亚明、何海霞师长西席的指示。
1991年,受全国青联叮嘱消磨和应日本静冈县富士宫国际文化互换学园约请赴日本研修,教授中国画及古典家具设计。
返国后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致力于推广古典工艺装饰设计,探索工艺美术在立体空间的艺术实践。
50岁后重拾画笔,研习宋元明清诸家技法,追求宋元山水的高古气韵,在不同题材中熬炼笔墨能量,沉淀出成熟的个人风格和东方情韵。